TOGAF

一直以来,人们对架构理论的研究比较严谨,很注重用词。早期的架构理论,无论是Zachman还是TOGAF,都被称为“框架”​,而非“架构”​。

Zachman框架为理解架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,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构建过程。在Zachman框架的启发下,TOGAF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。

与以往的“单打独斗”不同,TOGAF发展成了一个横跨多个行业的论坛型组织,目前已拥有850多个成员机构,为TOGAF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。

TOGAF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的“信息管理技术架构框架”​(TechnicalArchitectur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TAFIM)​。1993年,Open Group接受委托设计企业架构理论,期间还接受了美国国防部的指导,因此吸收了TAFIM的经验。经过Open Group近两年的努力,TOGAF 1.0于1995年诞生。由于当时正处于企业架构理论的兴盛期,TOGAF一直以每年一版的频率持续更新,到2002年更新到了8.0版,正式扩展为完整的企业架构,并且开始对外提供架构认证培训服务。之后,TOGAF的更新速度放慢,2009年发布了9.0版, 2012年发布了9.1版,而最新的9.2版到2018年才发布。TOGAF认证目前也是企业架构领域比较权威的认证。

1. TOGAF简介

与Zachman框架相比,TOGAF给出了对架构过程的完整指导。TOGAF构建过程包括八个阶段,依次为:

  • 架构愿景
  • 业务架构
  • 信息系统架构(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)​
  • 技术架构
  • 机会及解决方案
  • 迁移规划
  • 实施治理
  • 架构变更管理(涵盖了远景描绘、架构构建、架构实施、架构治理等方面)。

TOGAF Framework

在俗称“麦田怪圈”的架构构建过程中,需求管理处于中心位置,说明架构构建各个阶段都是需求驱动的,也说明了需求的变化对构建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“麦田怪圈”只是TOGAF六大构件中的一个,此外还包括架构内容框架(详细的架构工作产品模型)​、参考模型、ADM指引与技术、企业连续统一体(类似具有演进特征的架构资产库)​、架构能力框架(运转企业架构必需的技术、组织、角色等,类似管理体系)​,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。

​“麦田怪圈”如图所示。

ADM

1.1. TOGAF的构建过程

TOGAF整个架构构建过程围绕着“需求管理”可以分为四类迭代,分别是:

1.1.1. 架构能力迭代:获得企业承诺

预备阶段: 虽然在主圈外,但仍需要重新回来评估EA(业务分析)团队和企业承诺情况。

A.架构愿景: 有一个利益相关者、复杂性、变化和目标的整体视图。这不是一次昨晚,架构愿景会慢慢浮现出来,持续演化和沟通是关键。

1.1.2. 架构开发迭代:设计正确架构(as-is/to-be)

B.业务架构: 独立于技术而关注业务能力、流程和产品是非常重要的,这是业务相关的架构视角分析。

C.信息系统架构: 这是顺接业务转向IT的重要架构,一般又分为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。

D.技术架构: 关注基础设施(例如硬件和通讯)以及平台/中间件,是技术人员的视角,关注技术的可行性和可用性。

1.1.3. 过渡规划迭代:投资架构路标

E.机会及解决方案: 从整体架构视角到如何为架构进行交付、投资和分配资源。这是一个重要的迭代,需要在架构愿景和业务架构之间找到平衡,以确保架构的可行性。

F.迁移规划: 项目管理者比架构师更多参与,确保详细规划与架构愿景保持一致。

1.1.4. 架构治理迭代:正确架构实施

G.实施治理: 需监控每个项目和解决方案遵从与架构,在合规性上不能妥协,说明大家追求长期愿景。确保架构的实施和维护,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。

H.架构变更管理: 当项目和解决方案不能满足原有期望时,需回到其他阶段去解决。架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,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。

1.2. TOGAF交付物

TOGAF 9.0的交付物如表所示。

TOGAF交付物

2. TOGAF具有适配性

TOGAF的构建过程本身就是瀑布式的,因此与瀑布模型更加适配

在2002年之前,TOGAF更新比较频繁,大部分工程都是按照瀑布模式执行的,尤其是对于认可企业架构理念的大型企业而言,TOGAF理念很适合构建企业架构和指导企业工程,也正因如此,TOGAF声称自己曾占有企业架构领域半壁江山。咨询机构将TOGAF如此清晰的流程吸收,并将其转化为咨询产品进行输出。TOGAF清晰的体系也提高了过程的可控性和对交付物的管理能力,但由于其交付物比较多、体量庞大、不易维护,TOGAF后来也遭人诟病。

此外,即使到了9.2版本,TOGAF依然只是在探讨与SOA的结合,并没有考虑更新的架构风格和工程方法。

3. TOGAF对企业和业务架构的定义

TOGAF应该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业务架构概念的架构框架。在TOGAF 9.2版中提到,业务架构定义了企业战略、治理、组织和关键业务流程。

为了理解TOGAF对业务架构的定义为何如此模糊,需要先理解它对企业和企业架构的定义。TOGAF将“企业”定义为“有一系列共同目标的组织集合体”​,也就是说,企业还可以是政府、团体和某组织中的部门等,相当宽泛。​“企业架构”的定义也类似,既可以是完整的企业架构,也可以是领域层面的架构,它强调的是多个系统或者功能之间的交叉。

TOGAF采用了模糊的定义方式,定义的边界并不清晰。对于Zachman提出的架构缺乏统一概念和认知的问题,TOGAF给出了一个“灵活”的答案。

除了业务架构外,TOGAF还重点提出了另外三个架构:应用架构、信息(数据)架构、技术架构。这三个架构一般合称“IT架构”​,其中应用架构与信息架构又合称为“信息系统架构”​。业务架构与应用架构、信息架构、技术架构共同组成了人们常说的“4A架构”​。

4. TOGAF的重要意义

企业架构是需要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建设的。无论是在TOGAF诞生的年代还是在今天,传统企业中的技术人员都不是很多。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流程指导企业开展企业架构建设,那么业务人员是很难融入架构开发过程中的。所以,流程对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很重要的。与此同时,正是由于TOGAF在流程方面的特点,要看一个企业是否采用了TOGAF理论指导企业架构开发,不是看最终的交付物,而是看过程。

传统企业在比较不同的企业架构理论时,不能只看一些对新锐工程方法的表面宣传,而是必须深入理解工程和架构的基本原理,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工程逻辑。

不得不说,TOGAF是一个让人“爱恨交加”的框架,它的诞生使大家更加意识到,企业架构注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,无论是架构开发还是架构维护,都很有挑战性。 Zachman在论文中强调过架构工具的重要性,没有工具支持,繁重的架构管理工作会成为企业采用架构框架的“绊脚石”​。 然而,与TOGAF配套的工具似乎不太容易被业务人员接受,只能让技术人员尝试。但是,这些缺陷并不会影响人们对TOGAF的评价,它依旧是企业架构成为可设计架构的关键性理论。

对企业架构的需求一直是真实存在的,架构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无论其采取的是何种方法,都是企业架构价值的证明。

企业架构的价值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方法论而存在,这也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各类方法论的合理之处,持续加强对方法论的研究,以便让企业架构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程实践。